
清 竹雕“竹林七賢”圖涼筒
清 竹雕“竹林七賢”圖涼筒(局部)
清 竹雕“竹林七賢”圖涼筒(局部)
清 竹雕“竹林七賢”圖涼筒(局部)
尺寸:高22厘米,口徑6.5厘米
年代:清代
涼筒為摟于胸前降溫之器。此件涼筒身修長,運用深雕法,雕刻通景“竹林七賢”圖。畫面奇石重疊,松樹挺拔,竹林深遠,會聚于竹林中的賢士們,或對弈、或撫琴、或看書、或烹茶、或倚樹觀望、或低聲交談,穿插布局竹林之間,錯落有致,神情各異,勾畫出一幅生動的“竹林七賢”圖。
古人擅比德于物,“竹”以其堅挺、長青、中空、分節等自然特點,被寓以君子“本固、性直、謙虛、節貞”等美德,深受文人學士追捧。如王徽之 “不可一日無此君”,蘇東坡“無竹令人俗”,以及魏晉時期的嵇康、阮籍、山濤、向秀、劉伶、王戎、阮咸七位才子,憤世嫉俗,追求飄逸灑脫,常聚于竹林之中飲酒縱歌、烹茶清談、弄琴賦詩,肆意酣暢,悠然自得,被稱為“竹林七賢”?!爸窳制哔t”與竹子清高絕俗的品質融合在一起,為后世文人推崇。匠人將“竹林七賢”作為主要題材雕刻于竹器上,題材與材質相互融合,相得益彰。